top of page

近期活動
近期活動專欄|蒐集我們在澎湖的每一次共好時光。從期間限定甜點、主題展覽、花藝體驗到音樂市集,用日常的閒適節奏,串連你我與島嶼的故事。


《半日閑・山海的呼吸》攝影展
在光影與靜謐之間,讓影像自在生息 澎湖的午後時光,「半日閑 Leisure Time Dining」的牆面不只是空間的邊界,也成為日常光影與影像時空交會律動的舞台。 「半日閑 Leisure Time Dining」一家連結澎湖飲食、人文藝術與生活氣息的複合式空間,店主人 陳媃子以光、空氣、時序為靈感策劃《山海的呼吸》攝影展,即日起至11/15在「半日閑」展出。 這是繼攝影工作者 林永昌首次在馬公市公所舉辦的攝影展《山。海「間」》之後,策展人陳媃子以「半日閑」的日光節奏重新詮釋「間」的概念。她從《山。海「間」》挑選其中作品,以澎湖海景圍繞日本山雪,構築一個近在咫尺卻跨越時空的對話形式;隨著日光在牆上緩慢流動,海的濕氣與雪的靜謐在大片留白的牆面停頓交會,讓觀者在一個可觀想可邊用餐啜飲咖啡的距離中多一點想像空間。 陳媃子:「希望讓影像回到生活裡,讓觀者在一杯咖啡、一束光之間,重新感受時間的流動與世界的溫度。」她期許藝術和生活的結合就像呼吸那樣的自在。 「半日閑」一貫以自然為基調:隨著季節變化引入的日光,佐以植栽、氣味與留白的節奏,營造可停留的觀看狀態

leisure time
10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半日閑 Afternoon Talk|當興趣遇上職業:如何找到屬於你的可能性講座
在十月的一個午後,我們邀請到汪尹瑄 TINA,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設計師出發,一路走向結合生活哲學與創作旅行的職業實踐。 從專業出發,讓興趣成為職涯的一部分 TINA 曾任職於設計領域多年。她提到,自己最初並沒有想過「興趣」能成為工作的延伸,但在過程中逐漸意識到:當專業與個人價值觀開始對齊,職涯的方向也會出現新的可能。 她以自身的經驗為例,說明如何從設計專長延伸出旅行計畫,並在不同文化環境中觀察、紀錄與創作。這不僅是工作型態的轉換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。 「你要先了解自己擅長什麼、喜歡什麼,再去思考如何讓這兩者共存,而不是選一邊犧牲另一邊。」——TINA 興趣不是逃避,而是一種連結現實的方式 現場的聽眾多半來自不同領域,有人是自由工作者、也有人正在轉換職涯方向。在分享中,TINA 強調「興趣並不是逃避現實」,而是能幫助我們在現實中找到行動的動力。 她的經驗顯示,當你把興趣視為思考與創造的起點,它能延伸出具體的專案與職業可能。關鍵在於:如何將「喜歡做的事」轉化成「能被市場理解的價值」。 半日閑的 Afternoon Talk 這場分享不只是關於「夢

leisure time
10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島嶼覺醒・共振療癒音樂節|在風與聲音之間,重新感受夏天
八月的嵵裡沙灘,海風帶著鹽味與一點熱氣。那天的陽光很強,強到讓人忍不住眯起眼,但也因為這樣,世界顯得特別真實。音樂在岸邊緩緩響起,節拍混著浪聲、笑聲、還有不時飄來的對話聲,一切都剛剛好。 這是由 Yii 聲音療癒餐廳、LANKA 以及半日閑共同舉辦的「島嶼覺醒・共振療癒音樂節」,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八點,整個嵵裡成了一個開放的舞台。DJ Mercury 345、Johnny Vibes 和 Baybay 接力演出,從白天的輕柔過渡到傍晚的深節奏。音樂不只是背景,而像是一種流動的空氣,把人與環境連在一起。有人坐在沙灘上閉眼聽,有人赤腳走進浪裡,節奏自然地滲進了每個人身體的節拍。 沙灘一隅,是半日閑與 Yii 準備的純素餐桌。木托盤上擺著小點與飲品,口味清爽、顏色明亮。有人圍坐在一起分享,也有人一邊吃一邊看海。這樣的畫面沒有特別安排,卻讓人覺得自在。每個細節都像在提醒:生活的豐盛,其實可以很簡單。 不遠處的療癒體驗區則是另一種節奏。有人在進行眼睛放鬆冥想,也有人體驗能量音療與精油按摩。按摩床就架在沙邊,海浪聲自然成為背景音。風從耳邊吹過,整個空間像被時間

leisure time
8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王瑞瑜 公益募款音樂晚茶會
在半日閑的夜裡,讓音樂成為一種溫柔的連結 六月的半日閑,傍晚的光靜靜地灑在牆上。天花板上的乾燥花隨風微微擺動,影子落在牆上,有一種輕柔的呼吸感。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座位、測試音響,空間裡有一種平靜的忙碌。 這場由民歌王子王瑞瑜帶來的《公益募款音樂晚茶會》,在半日閑展開。不是一場盛大的演唱會,而是一場為「善意」與「陪伴」而生的夜晚——簡單的舞台、柔和的燈光、一把木吉他,足以構成所有情感的載體。 茶點區傳來淡淡的甜味,小可頌、餅乾與莓果奶酪整齊排列。參加者一邊拿著飲品,一邊閒聊,像是久違的朋友聚會。空氣中有一種放鬆的氣氛,也帶著期待。 當王瑞瑜老師坐上椅子、彈下第一個和弦,現場的聲音便靜了下來。那不是一種要求的安靜,而是自然而然的專注。熟悉的旋律在空間裡流動,每一首歌都喚起不同時代的記憶。 老師在中場時笑著說:「能用音樂做一件有意義的事,是幸福的。」這句話沒有特別的渲染,卻讓人心裡一暖。那是一種真實的溫柔,一種屬於音樂人、也屬於生活者的誠懇。 隨著最後一首歌結束,掌聲沒有馬上響起,大家只是靜靜地望著前方,像是在消化剛剛的情緒。接著,有人笑了,有人擦了眼角

leisure time
7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晴思渡・關係探索體驗|從理解自己開始的午後練習
那天下午的半日閑,有股安靜的專注感。陽光透過窗簾灑在桌面上,空間裡的人一邊喝茶、一邊等著活動開始。這場由晴思渡主辦的關係探索體驗,是半日閑限定的合作場,主題是「潛意識的輕語」,帶領參與者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自己。 活動一開始,由催眠師 Sean Liu 帶領大家進行身心放鬆練習。沒有想像中的催眠畫面,只是透過引導語和呼吸,讓每個人慢慢放下緊繃。Sean 說:「潛意識其實一直都在,只是我們太少有機會停下來聽。」這句話讓現場的氣氛沉靜下來,像是一種重新調整頻率的過程。 接著由心理諮商師 Evelyn 帶來「愛的語言」探索活動。她讓大家透過提問與互動,去辨認自己在關係中最常使用、也最渴望被理解的方式。有人發現自己傾向用行動表達關心,有人則意識到原來自己更需要被肯定。這些發現看似細微,但當被說出口時,都讓人稍微鬆了一口氣。Evelyn 說:「理解自己愛的方式,也是在學習讓別人靠近。」 最後,由塔羅指引師 Ivan 帶來三張牌的練習——角色、行動、提醒。這不是預測未來,而是一種整理的方式。當每個人抽出屬於自己的那一組卡牌時,現場安靜到只剩下紙張摩擦的聲音。I

leisure time
7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